今天來說說黃酒的鑒賞、識別,審美、觀察、體味和研究方法。當你拿到一瓶黃酒,觀賞是步,當上下左右里里外外觀察清楚之后,就要進入第二步審美研究,象欣賞美女一樣來欣賞黃酒,從藝術的角度和情趣來觀察其審美價值;第三步就是品嘗,欣賞黃酒內在的和諧美、柔性美、韻味美。通過細品慢飲來欣賞黃酒的醇香、和順、豐滿、細膩、幽雅、凈爽、回味的藝術感受。
黃酒的欣賞
古代文人品飲黃灑是把黃酒比之為“玉液”、“甘露”、“太平君子”、“天祿大夫”等,他們把黃酒的色、香、味、形描繪得活靈活現,從黃酒的美學意識中聯想萬千,反映出強烈的黃酒文化意境、唐代詩人白居易贊黃酒為“麥曲之英,米泉之精,作合為酒。孕和產靈”、宋代李綱“濁醪有妙理賦”寫道“良辰美景,明月清風,沸新釀之蟻白(指浮糟,又代表酒),滴小槽之珠紅,味流霞(仙酒名)而細酌,掃浮云之一空”。陸游飲石洞酒戲作“酣酣霞暈力通神,淡鵝黃色可人。一笑破除垂老日,滿杯搖蕩隔年春”。這種迎著霞暈,看著黃鵝,喝著隔年春美酒的歡樂感受,忘卻了垂暮年老的自然狀態(tài),實在是生動真實,意境深刻。
由此看出,人們在品味到黃酒之后,獲得了真善美的享受,體驗出了美學意識和韻味之美,體驗出了黃酒的香外之香、味外之味和醇外之醇。正如歐陽修的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于山水之間也。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”。酒與美景相襯托,會更醉人,更有韻味,更美好。歐陽修在“春游西湖憶故人”中寫道“遙知湖上一樽酒,能憶天涯萬里人”?!岸鸥Υ喝諔浝畎住? 曾寫“何時一杯酒,重與細論文”。他們把飲酒與回憶、寫詩詞文章連在一起,可謂浮想翩翩。
酒,是奇特的物質。從遠古人類發(fā)現酒到現在,一直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,把它視為神靈的產物,視為智慧的源泉。在現代生活中,不同國度不同民族和不同階層,以及不同格調的人,對酒的欣賞和飲用,可以真實的傳遞出人們生存狀態(tài)的信息,看出人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,同時還可以看出酒帶給他們的靈感等諸多方面。
黃酒是最時尚的酒種,國家標準規(guī)定口味分干、半干、半甜、甜四種、當你決定飲用時,會選到一種適合于你的口味和類型的,用科學的方法飲用,同樣會“黃酒瓶一開,好運自然來”;
黃酒的鑒賞程序,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酒文化歷史.是典型的民族產品,自古有一套品飲鑒賞的方法。
步,鑒別酒型、酒種、產地、年代。第二步,觀看包裝、色澤。第三步,開瓶或開壇。 第四步,倒杯。斟酒時一般倒入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,以便香味集中在酒杯的上部。便于觀看和聞香。
視覺檢查:一看顏色,二看清亮度,三看色澤亮度,四看流動性(粘稠度),第五步,嗅覺檢查,鼻對杯口,,靜吸氣,接收揮發(fā)性香味;搖動或轉動杯子,檢查酒的香味、品質、強弱和個性。第六步,味覺檢查,品嘗酒的六味及協調程度。第七步,回味檢查,品嘗后將酒咽下,感覺其回味及后味長短;第八步,綜合判斷酒的品質風格,在體味中享受黃酒的美味和香醇。